關於築心

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簡稱「築心之家」

築心LOGO

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
(簡稱「築心之家」)

立案字號:97年11月25日台內社字第970189877號
統一編號:3016-6549
  • 我們宗旨
  • 築心歷史
  • 關懷對象
  • 主要業務
  • 服務理念
  • 服務模式
  • 核心價值
  • 標誌說明
  • 我們團隊
  • 組織架構

我們的宗旨

本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實踐以愛人如己的基督博愛精神「關心兒童、青少年、成人、老人之生命教育推廣,淨化國人心靈為宗旨」

成立緣起

年前(AD2002)從事幼教老師的莊淑真女士,有著幸福的家庭,生活無缺,只關注自己的生活。因經歷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遭偏行的青少年勒索,才意識到,需營造好的環境,自己的孩子才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於是她進入學校推行的生命教育,從事生命教育的輔導,發起課後照顧陪讀。

2002年9月由新竹二重埔基督長老教會的會友莊淑真女士召集一群跨教派義工們,進入校園推動生命教育,2007年因感受到整個社會大環境快速變化、且趨於更複雜,人心也更迷惘、更空虛,因應時代變遷,所導致的家庭失能及錯誤的價值觀,影響下一代的生命品質,尤其是弱勢家庭及學習沒有成就感的學生[註] 。這些家庭的父母,不得不為家庭的經濟需要,往往工作到很晚,無法在孩子放學後給予妥善的照顧與教育。莊淑真執行長:「人生活在情境中,無法獨善而居。環境好,自己也才能好。」深覺生命教育不應僅只在於學校的課程,除了學校以外,還需深耕於社區。

創立「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簡稱「築心之家」)

遂於2008年號召新竹縣竹中國小故程榮譽家長會長耀文先生及一群關心國人生命品質的社會人士,歷經一年的籌設,同年11月8日正式成立「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並於12月28日在協會所地開辦「築心之家」,做為推動社區生命教育的第一個據點。期望透過學校、社區、家庭三個場域,將生命教育的課程於假日實施,落實於社區。更期盼集結社會大眾的力量,一起為新一代的孩子建構良好的生命品格與價值觀,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完整的生命教育。因為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早一些教導他們有積極正向的人生觀,我們就可以擁有安全祥和的社會,孩子的生命品質影響他們一生的命運,而他們的命運卻牽動著我們個人和整個國家的命運。 成立築心這年來,莊執行長和夥伴們透過生命教育,翻轉了無數孩子的生命。

築心之家成立初始以兒童與青少年的「築苗夜光天使點燈陪讀計畫」社會扶助工作為主,多年來為因應社會的變遷與需求,由課後陪讀轉型「築苗課後照顧計畫」,以專業全方位的社會福利服務工作,從兒少的服務到社區高齡長者的社區關懷據點關懷服務,繼而承接新竹縣育兒指導服務方案,提供 0-6 歲到宅育兒指導。落實全齡、全人(身、心、靈)的關懷服務。

2017年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長輩的老化與失能,將成為未來家庭的照顧壓力與國家的財政困境,成立長照關懷據點(因服務成效受主管機關及各界肯定,另於2019年擴大為長照C巷弄關懷據點),照顧社區內的高齡長輩,提供社區健康、亞健康或衰弱老人健康促進課程,期延緩長輩們衰老或失能,藉機構關懷弱勢兒童青少年之服務優勢,創造老幼跨間互動的活動機會,提供相關的跨間共學活動,促進高齡長輩的活動力與培養年輕世代友善高齡長輩,豐富老幼生命,讓老一輩的知識和經驗能夠有所傳承,打破世代的隔閡讓世代共同成長達到共融與共榮。

築心之家提供優質的社會服務,除聘請專業人員(社工員、高齡關懷專員、以及社工專業督導與諮商心理師)執行本會的服務宗旨,並與相關學術機構產學合作,提供老、少、青、壯等全人全齡之相關專業服務。

在築心之家,有著跨世代的交流,建構活躍老化、青銀共創的友善社會。預防勝於防堵,針對社會弱勢的兩個群組的社會需求,我們都不能輕忽!也邀請大家彙集愛心持續支持築心的社會扶助工作,您的愛心由築心來實踐,為需要的人創建更大的幸福,讓台灣社會更美麗,明天會更好。

為永續社會服務工作,機構整合社會各界及社區資源,尤其善用高齡志工人力,成立高齡志工隊,鼓勵初老長輩擔任志工參與服務老老長者,鼓勵初老的長輩們能散發餘熱有一定的社會參與延緩老化,並連結社區內的其他單位一起合作照顧長輩們與弱勢兒童與青少年,由於服務青少年與家庭工作的幾年來,發現早期介入資源不足及高風險的家庭,協助與指導家長或主要照顧者教育與照顧知能,可以降低國小入學的學習問題與補救基本能力的課輔壓力,因此在2023年回應衛福部社會安全網0-6歲的育兒指導服務,實踐由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制度之理念,期望對於自兒童到老人的弱勢群體予以關懷協助,推廣生命教育提高社會適應力以及讓老弱具有健康的身心靈生活,共創和諧安詳的社會。

有感於社會服務已不能再只是亡羊補牢,需配以優質的生命品質,以全齡、全人,身、心、靈整合的關懷模式,在2023年3月起在週日開辦築心講堂,以敬虔感恩及上帝的話,來引導所服務的老、少、青、壯。期待築心能從慈善重建心靈缺口,讓心靈貧窮的人能因爲真理的信仰而有豐盛的生命。

[註] 2007年7月份報導警方破獲雲林葉姓少年槍殺石登誌事件,涉嫌的青少年多來自單親家庭與家庭功能不彰,可見社會的弱勢家庭的生命教育推動的重要。先成立「築心生命教育工作坊」就是要轉化兒童與青少年的生命,希望能型塑為堅持真理,勇敢向錯誤的價值說:「不!」的孩子,也期望挽回更多瀕臨社會邊緣生活的兒童與青少年,讓我們的社會在孩子的身上看見希望!

發展歷程(本資料更新:2025/2/17)

  • 2002年 ⇨ 9月由新竹二重埔基督長老教會的會友莊淑真召集一群義工們,開始在校園中推動生命教育課程及委辦兒童與青少年的「築苗夜光天使點燈陪讀計畫」(竹中國小委由本會執行的教育部夜光天使點燈計畫)
  • 2007年 ⇨ 7月成立「築心生命教育工作坊」,深覺生命教育不應僅只在於學校的課程,還需深耕於社區。
  • 2008年 ⇨ 11月創立「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11/8成立大會、11/25申請立案字號:97年11月25日台內社字第970189877號、12/28正式掛牌,並在協會所在地開辦「築心之家」,做為推動社區生命教育的第一個據點);課後陪讀轉型為「築苗課後照顧計畫」,正式將生命教育從校園延伸到社區。
  • 2009年 ⇨ 12月設立「築心書坊」,並與「種子書坊」合作成立社區圖書館。
  • 2012年 ⇨ 6月25日完成申請為社團法人,正式更名為「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總會);7月28日另於新竹縣登記立案的第一個分會(新竹縣築心弱勢族群生命教育關懷協會,立案字號:101.7.28府社行字第101063號)。
  • 2013年 ⇨ 7月27日分會「新竹縣築心弱勢族群生命教育關懷協會」更名為「新竹縣築心生命教育協會」。
  • 2015年 ⇨ 3月在新竹國際教會成立第二個分會「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首屆理事長蔡志東先生),本分會後來成為獨立分會。
  • 2016年 ⇨ 11月開辦健康促進課程,照顧社區內的高齡長輩(健康、亞健康或衰弱老人),期延緩長輩們衰老或失能,並定期提供共餐服務。
  • 2017年 ⇨ 8月成立社區關懷據點暨新住民服務中心(即成立長照關懷據點與新住民關懷據點),正式邁入高齡關懷。
  • 2018年 ⇨ 4月築心之家由竹東鎮竹中路96號搬到36-1號(頭重里社區發展協會之老人會館暨環保回收站);7月8日由台灣寶島行善團資助修繕完工並啟用典禮。
  • 2019年 ⇨ 因承辦衛福部社區關懷據點,服務成效受主管機關及各界肯定,今年擴大業務加值承辦長照C級巷弄關懷據點。
  • 2021年 ⇨ 成立老人日托班
  • 2023年 ⇨ 回應衛福部社會安全網提供育兒(0-6歲)指導服務
  • 2023年 ⇨ 3月開辦築心講堂,以敬虔感恩及上帝的話,來引導所服務的老、少、青、壯。
  • 2024年 ⇨ 築心之家於4月掛牌成為「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的天國福音據點之一

關懷對象及事工

  • 全人:身心靈整合的關懷與照顧。
  • 全齡:關心兒童、青少年、成人及老人的充權培力*
  • 落實社區兒少課後照顧、成立新住民關懷站。
  • 透過產學合作提供更專業社會服務。
  • 深耕在地社會關懷工作。
  • 協助政府進行高齡關懷,推動全人、全齡之生命教育。

充權培力定義:
「充權」(empowerment;或譯培力、增能、賦權、賦能等等)字面上的意思是讓個人變得更有權能,是一種朝向自主的過程;亦指增加人們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增強權能有關於人們參與影響生活的選擇,給予他們較大的掌控權。由案主主導決定助人過程的方向、負責及主控個人生活,選擇自己覺得舒適、有價值的新行為作為介入的核心。社會工作者企圖增強缺權者的權能,讓他們可以獲得生活的主導權,讓他們更能主宰其環境,並達成其目標的方法,進而致力提升自己跟他人的生活品質。

主要業務

  • 國中、小學生課後輔導:課後輔導協助孩子學習的成長,並透過聖經故事分享讓孩子從中學習並建立仁愛、忍耐、恩慈、殷勤等好品格。
  • 學生校外生命教育愛你快樂營:校外生命教育冬、夏令營體驗活動。
  • 家長生命教育研習與親子教育:家長生命教育研習、新住民配偶語言與文化學習、各學習成長的團體活動。
  • 育兒指導與弱勢家庭的關懷與協助: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和父母做雙向溝通和關懷協助尋求援助的管道。
  • 高齡關懷:樂齡學習與老人關懷據點。
  • 築心講堂:從慈善重建心靈缺口,讓心靈貧窮的人能因爲真理的信仰而有豐盛的生命。

※註:目前週間服務課輔的邊緣弱勢學生,學生約35人,服務社區高齡長輩約95位以上,而平均穩定出席約35-40位。週日築心講堂平均出席約34-40人。

服務理念

我們的服務理念非只是憐憫的慈善而是增能與自立。築心之家不只是課業輔導,更是家庭的社會工作。我們提供需要的人機會:

運用心理健康社會工作方法陪伴

階段性扶助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

  • 兒童與青少年的教育扶助及家庭工作
  • 連結資源提升家庭功能
  • 多元學習提升競爭力能自立
  • 生命教育,改變品格,走在正確的道路
  • 高齡長輩社會參與延緩老化減少家人照顧負擔

築心之家社會服務模式

築心之家社會服務模式

築心五大核心價值

五大核心價值
築心五大核心價值

標誌(LOGO)說明

築心LOGO
築心之家LOGO

「築心」除建構優良生命品質涵意外,還有「竹心」、「燭心」之意,「竹心」新竹之心,關懷弱勢家庭生命教育的愛心,從新竹的竹中出發,將愛心散播到台灣每個黑暗的角落,築心之愛光照黑暗的心靈;「燭心」燭光之心,愛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開始,燭心之光需要社會大眾〈蠟油〉扶持與支撐,讓「燭心」的一點點光芒,點著真實的愛,讓愛與溫暖能薪火相傳。

築心團隊

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總會)
第六屆理監事(任期自112.9.9至115.9.8)
  • 理 事 長:莊淑真
  • 常務理事:甘汶翎、黃成鋒
  • 理  事:鍾尚龍、劉嘉聰、劉德昱、劉美惠、鄭素雲、林少萍
  • 常務監事:賴慧芬
  • 監  事:施旭娟、徐霈芸
  • 候補理事:彭敏珠、洪子健、曾春琇
  • 候補監事:劉瑞菊

※註:曾春琇(第1,2屆理事長)、莊淑真(第3,4,6屆理事長)、王衍泰(第5屆理事長)

新竹縣築心生命教育協會(分會)
第四屆理監事(任期自113.6.29至117.6.28)
  • 理 事 長:黃增威
  • 常務理事:劉嘉聰、廖清香
  • 理  事:林永波、劉昱寧、王子璇、彭焱進、林妙宜、張素玲
  • 常務監事:葉俊霖
  • 監  事:戴瑞銀、劉德昱
  • 候補理事:曾能洛、劉月湖、鄭陳義
  • 候補監事:彭翁美華;幹事:劉璟蓁

※註:莊淑真(第1,2屆理事長)、劉嘉聰(第3屆理事長)、黃增威(第4屆理事長)

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阿摩司書 8章11節 )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章10節)

透過純正信仰教育轉化這些處在脆弱家庭或家庭失能的人。
期盼靈性生命教育延伸至社區來引導需要關懷貧窮人(心靈貧窮),讓他們找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2024年4月

築心之家成為「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的天國福音據點之一

2024年4月

2023年3月

開辦築心講堂(築心堂基督之家教會)

2023年3月

2023年

提供育兒(0-6歲)指導服務

2023年

2021年

成立老人日托班

2021年

2019年

“社區關懷據點”升級為”長照C級巷弄關懷據點”

2019年

2018年4月

築心之家由竹東鎮竹中路96號搬到36-1號(竹中活動中心)

2018年4月

2017年8月

成立社區關懷據點暨新住民服務中心
正式邁入高齡關懷

2017年8月

2016年11月

開辦健康促進課程,照顧社區內的高齡長輩(健康、亞健康或衰弱老人),並定期提供共餐服務。

2016年11月

2015年3月

成立第二個分會「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獨立分會)

2015年3月

2013年7月

分會「新竹縣築心弱勢族群生命教育關懷協會」更名為「新竹縣築心生命教育協會」

2013年7月

2012年7月

成立第一個分會(新竹縣築心弱勢族群生命教育關懷協會)
(立案字號:101.7.28府社行字第101063號)

2012年7月

2012年6月

更名為「社團法人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
申請為社團法人

2012年6月

2009年12月

設立「築心書坊」
與「種子書坊」合作成立社區圖書館

2009年12月

2008年11月

創立「台灣築心全人生命教育關懷協會」
(立案字號:97年11月25日台內社字第970189877號)

2008年11月

2007年7月

成立「築心生命教育工作坊」

2007年7月

2002年9月

開始進入校園推動生命教育

2002年9月

築心未來十年工作目標
築心未來十年工作目標

訂閱消息

歡迎訂閱最新消息

填妥電郵訂閱我們,第一手訊息將快速分享關心我們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