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價值的服事

一份有價值的服事
──新竹竹中國小生命教育團隊經驗分享
作者/莊淑真

負擔的開始

這幾年我都會收到一個以前在安親班帶過的學生的來信,他是一位很特別的學生,剛認識他時,他被安親班的老師及所有學生排斥,因為他比較胖,做事常不小心碰到人,加上喜歡惡作劇,因此不斷有小朋友向老師告狀;同樣的,他也不斷地遭老師責備。當他一再被排擠,行為也就更偏差了。

開始接觸他時,我一直思考著,他真的有那麼壞嗎?我該如何帶他?感謝上帝賜給我智慧,在一次他被安親班主任責備後,我請他站到所有學生的面前,對他說:「你以前是怎樣的學生我不管,我只在意現在和以後的你。從現在開始,我相信你是好孩子,因你是上帝所創造的寶貝。」接著我問全班同學,願不願意和我一起來幫助他?如果願意,從此不要只看他的缺點,也學習欣賞他的優點,結果同學們都同意。當天,他的學習態度就有了很大的轉變,原本作業都不寫,甚至錯誤該訂正的,他也不配合;而這天他卻安靜地完成該做的作業,錯誤也訂正了好幾次,連態度也變得有耐心且有禮貌,一次又一次地跟我說「謝謝」呢!

雖然我們只相處很短的幾週,但他的大改變使我對兒童的心靈牧養,開始有了負擔和使命。就是這份感動,讓我在往後生命教育事工遭遇挫折時,從他的來信,總會再次激勵我面對挑戰。

學生來信
學生來信
學生來信

生命的陪伴不能等待

過了不久,有次我和孩子到學校去運動,忽然出現一位小男生當著我的面勒索我兒子,和他一起的,還有位說話口齒不清的小女生。瞭解這兩個孩子的背景後,不禁使我心生憐憫。小男生的母親已過世,而父親從來不管他的需要,從小就由奶奶帶大。遇有任何需要時,他就在學校到處勒索學生。小女生則是他的同學,因她發音口齒不清,以致沒有自信。女孩的爸媽疏於照顧孩子,她的妹妹都由她照顧,而爸爸則常酗酒並打她們。我真的感到難過,他們的偏差行為,事實上是父母和環境造成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他們兩人摟抱著,這樣一對幼小破碎的心靈,彼此互相倚靠著。我忽然覺得,如果他們的人生有耶穌同行,生命絕對會不一樣。

回想參與國中得勝課程時,常有學生的行為偏差養成了習慣,因未能提早糾正,往往造成老師、學校及家庭許多的困擾。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生命教育課程能提早在小學階段實施,那將會減少許多的問題學生。

異象與使命的傳遞

雖有如此的感動,但向來和學校不常有互動,也完全沒有生命教育的相關資源,如何取得教學資源?如何和學校接洽?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是同工在哪裡?

在教會中分享了我的感動後,獲得二重埔長老教會長執全力的支持,並透過張德謙牧師的建議,我將此事以代禱信的方式,向會友傳遞異象和使命,同時著手給學校寫自薦信和生命教育計劃書。透過會友們的熱切代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幾位義工,也獲得竹中國小的同意,讓我們在92年9月進入校園開始生命教育的課程。初期有感於此課程能讓家長一起來關心孩子,並可從家長中找尋可栽培的義工。因此,在學校的支持下,組織了一個由家長組成的故事成長團體。透過此團體認識對小朋友有意義的故事外,也幫助家長生命的成長,更期望藉著團體互動的方式,能搭起福音的橋樑。

上帝奇妙的帶領,讓我們在籌備的過程中認識了這社區中其他教會的基督徒,也在不斷的事工分享中,感動附近的教會一起來投入。雖然有時也會因同工的短缺而憂心,但禱告中,祂總是適時地降下嗎哪,興起這社區的基督徒、或透過活動帶領迷失的羊回到祂的家中,而能有新的同工加入,讓竹中社區的生命教育事工推動不間斷。回顧這事工,我想除了禱告、異像和使命的傳遞外;上帝的靈親自感動,讓祂的子女們看見禾場的重要,才是維繫義工願意委身的重要關鍵。聖經上說:「有人倚靠他們的戰車;有人倚靠他們的馬匹;我們卻信靠上主──我們的上帝。」(詩篇二十篇7節)

「發現生命之美」帶給孩子生命新契機

在教材的選擇上,教導孩子認知自己的生命價值,有積極的人生觀及豐富的生命力;且能方便義工老師的準備,是我們團隊努力的目標。總會出版的「發現生命之美」教材,正符合這需求,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小朋友的分享,確實令人感動。

有一位五年級學生因常被同學嘲笑,感覺痛苦而想逃學,遭遇挫折時也不知如何處理,後來在「逆境之美」的課程中,聽到樹疤的故事,使他學會如何面對困難,並開始學習和同學互動。在課程結束的學習單上,他說以後不再害怕上學,他覺得自己變得更勇敢了。

曾有一位單親的學生,因家庭因素且是獨子,使他心中覺得很孤獨。雖然爺爺很疼他,假日常帶他到處玩,但是學校課業的壓力,使他在生命教育的學習單中寫出有自殺的念頭。義工老師在改作業時及時發現,透過協談,幫助他改善人際關係,預防了悲劇的發生。

另有一位三年級好動的學生,平常上課時常影響到同學,因此在同學中人緣極差。也因為如此,他更無法和同學相處。透過「特別之美」的課程,教導學生去欣賞不同的生命,學習欣賞同學的美德。當此單元結束時,班上的同學竟然選他為最有愛心的人,這令我很驚訝,原來同學均發現他常常主動幫同學拖地,且拖得很乾淨,因而發覺他很有愛心,且不再排斥他。

困境中見神恩

在學校推動生命教育通常會碰到下列幾個問題:初期,學校會擔心義工向學生傳教;有些班上的老師態度較冷淡、配合度較低;也有導師害怕學生不好管教,而以更加嚴厲且不尊重學生的管教方式來對待學生,這些都使我們在生命教育的事工上感到有些挫折。而在教會方面,資源不足下,又未能整合,導致義工老師嚴重不足的困境。

好在,不斷的禱告中,陸續看到上帝的保守和恩典。原本冷漠的學校老師,在參與的過程中,從課程裡所分享的音樂或傳神所拍攝的福音影片中受感動,而向我們詢問如何購買課程中的輔助教材。也得到校長、主任、老師的全力支持,成為學校的主要課程。生命教育不只改變學生,也改變老師,上帝更用祂的恩典補足我們義工的不足。

事工的定位與期許

生命教育的定位很重要,我們是要以基督的價值觀教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而不是要開佈道會。要克服學校的疑慮又兼顧我們生命教育的信仰理念,我們就藉著節慶的機會,和學生分享聖誕節和復活節的意義;而義工老師也掌握以生命去影響生命的原則,不刻意去傳教;只努力思考如何與學校和家長配合,將生命教育內涵落實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眾同工的努力下,已逐漸贏得學校的信任。

然而義工不足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曾碰過幾次學校主動要求生命教育團隊到該校輔導學生,卻發生沒有教會可以承擔的情形。這讓我們擔心,當教會退出校園的生命教育工作時,其他宗教團體很快就會取而代之。衷心地期待各教會可以跨教派合作,聯合在這事工上一起來努力,生命教育的推展才有機會成功。

莊淑真傳道按牧20240819
左1:莊淑真傳道按牧20240819

相關文章